一年前,尹家父亲撒手人寰,留下多笔银行存款,未曾想,这些存款却在日后生出“遗产风波”。近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成功化解一起继承纠纷案件,曾经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双方当事人最终以检察和解画上句号。
生活在凤城某村的尹某与原配育有一子小尹。2018年,尹某经人介绍与艾某再婚。2023年,尹某因煤气中毒事故死亡。艾某因与其继子小尹就尹某遗产继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遂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尹某名下17万余元银行存款。最终,法院判决财产属于尹某的遗产,艾某享有四分之三份额,小尹享有四分之一份额。
小尹不服法院判决,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承办人通过阅卷与调查核实,确定双方的争议焦点为其中14万余元的性质认定问题。小尹始终认为该部分财产属于其父尹某的婚前财产,不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考虑到该案系家庭纠纷,双方当事人关系特殊,争议金额不大,本着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原则承办人决定对双方进行调解。经前期与双方当事人多次见面电话沟通及登门拜访释法说理,帮助他们纾解矛盾,打开心结,最终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均作出让步:“检察官,官司不打了,我们同意和解。”
7月19日,在检察机关的见证主持下,小尹与艾某一起到银行现场对尹某遗产进行了分割,并当场签订和解协议。小尹自愿向检察机关撤回监督申请。至此,这场继承纠纷官司终于以检察和解画上圆满句号。
民事检察和解是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充分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导各方达成和解,可以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实现纠纷妥善解决。今后,丹东检察机关将依托“民行检察心贴心示范岗”,不断加大民行检察案件和解力度,将矛盾纠纷彻底化解在基层,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