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检察院
  • 无障碍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申诉未支持,为何得民心?

    时间:2025-03-17  作者:  新闻来源:

    “燕妮,晓语(化名)的精神状态好多了,也不会伤害自己了,太感谢你了。”日前,丹东市人民检察院“银杏树”未检工作室负责人逄燕妮带领办案组,驱车前往两百公里外的当事人赵大姐家中回访。一进门,赵大姐便激动地拉住她的手说道,随后,将一面写有“倾情办案温情燃,为民解困检察蓝”的感谢锦旗递到逄燕妮手中。

    赵大姐是丹东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刑事申诉案件的当事人。2022年,一起未成年人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因证据不足,侦查机关未能予以刑事立案,赵大姐的女儿晓语是该案的受害人。检察机关接到赵大姐申诉申请后,办案人就证据问题,多次实地走访,全面了解具体细节,广泛咨询专家意见,深入进行案件研判。几经研究,该案现有证据确无法支持申诉请求,办案人耐心地向赵大姐释法说理。

    细心的办案人并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全面了解赵大姐和晓语的情况,“晓语抑郁了,趁我不注意还会自残,我真的不知道咋办才好……”感受到赵大姐心急如焚的心情,办案人立即邀请了两位心理咨询师,赶往赵大姐家。

    “我当时一走进她的房间就愣住了,小姑娘穿着睡衣坐在地上,把自己的身体蜷缩在床和墙壁之间的小小空隙里,头发凌乱,眼神中透露着惊恐和不安。”检察官逄燕妮回想起那次见到晓语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最让人心疼的还是她大腿上刀划的伤痕,我和心理老师看了都红了眼眶。”

    办案人了解发现赵大姐曾患癌症刚治愈,为了给她治病几乎掏空家底,她丈夫没有稳定工作,如今女儿心理治疗还需额外费用,小小的出租房已是家徒四壁,赵大姐和女儿那一抽屉治疗所需的药物显得格外扎眼。

    走访结束之后,办案人立即启动“护蕾计划”,开展针对晓语家的多元帮扶救助。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检察机关针对晓语的抑郁状态安排心理咨询师长期结对帮扶,积极协调转院就医,还与控申部门联合为晓语家申请了司法救助金,用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撑,帮助晓语一家渡过难关。办案人还经常打电话关心其生活近况,鼓励其走出阴霾、勇敢地面对新生活。

    这次回访中,看到远道而来的检察人员,之前那个只会低头沉默的姑娘,从屋里走了出来,还化了个淡淡的妆,主动要与大家合影。微笑定格的瞬间,是对那段灰暗日子的告别,也是对今后新生活的期待。

    这起看似“程序终结”、未支持申诉请求的案件,却在检察人的坚持下延展出新的生命维度,每一句哽咽着的感谢都是高质效办案的真实写照。“办案不能止步于结论,而应尽可能抚平人心的褶皱。结案不是终点,让群众重拾生活希望才是真章。”检察官逄燕妮在办理此案中真切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