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挡不住检察为民的脚步。7月9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铁明带队,各党支部书记及部门负责人一行近20人深入曙光社区开展共建共促活动,让“检察蓝”走进“百姓家”,服务群众更贴心。
普法进社区 法治入人心
“什么是检察公益诉讼?党和国家对检察公益诉讼有什么新要求?检察公益诉讼与咱们老百姓有什么联系?”随着轻松活泼的三连问,丹东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张聪为社区党员及居民进行法治宣讲,开启共建第一项内容。
授课中,张聪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在新起点上发展和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为题,围绕检察公益诉讼十年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法律依据及办案领域、办案程序和丹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授课辅导。
“我们办理中华蜜蜂资源保护案,推动形成地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效机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主题征文集……”“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一体联动保护鸭绿江浮桥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红色资源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授课中,张聪结合新媒体课件,既有法律术语的通俗讲解,也有相关案例的精彩介绍,有图有文,深入浅出。
社区党员们表示,听了很有收获,对检察机关职能特别是检察公益诉讼有了更深的了解,法治观念进一步提升。
座谈听民声 办事解民忧
“我是社区的副书记吕娜,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基本情况……”随着吕娜响亮的发言,共建活动进入到交流座谈环节。吕娜先介绍了社区的党组织、党员以及“两委”情况,辖区面积及企业、居民等情况。当听到社区统计到“失独家庭有几户”“低保有几人”“残疾人都是谁”“留守儿童有哪些”时,大家既为社区人员精细准确的工作而赞叹,又由衷体会到社区工作者的不易。
“作为多年共建单位,我们将结合检察职能和工作实际,竭尽所能提供帮助,切实做好检察为民实事。”听完社区情况介绍,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铁明表示,市检察院通过与曙光社区开展共建共促工作,取得了许多很多成果,曙光社区已成为市检察院与群众心贴心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座谈会气氛活跃,双方还就弱势群体帮扶、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开展社区党员党建活动等问题展开交流,初步构思了解决方案和实践路径,集中体现了为民办事的务实导向。
参观察实情 聚力暖民心
座谈会结束后,党员代表们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实地参观了社区工作场所、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党建工作成绩展等。
社区网格架构,责任划分明确;居民评理说事,组织人员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有专人负责对接;就连小小的图书室,也设有法治图书角……大家不禁为社区精细的法治工作连连点赞。
“这是咱们检察院党员下沉社区学雷锋的风采……”在党建活动风采栏旁,大家一起回味多年来共建的点点滴滴,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当听到社区创建边境党建“五个一”工作法,实现了“思想铸边、组织固边、贸易强边、兴边富民”的基层边境党建新局面时,大家为社区优异的工作成绩而高兴。
一张床、一个灶台、一面书墙……大家边听边看,“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进一步拉近了市检察院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为更好地深化共建共促,下好“检社联动”一盘棋奠定了坚实基础。
“检察蓝”走进“百姓家”,共建共促谱新篇。丹东市检察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化与社区的联动协作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而把法治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把民生关切落到实处,凝聚起为民服务的强大合力,用务实举措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