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当思前人来路
伤痛有痕,刻印吾辈初心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31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南京照相馆》,在光影中回顾那段苦难与觉醒相伴的历史岁月,感受民族危难之际中华儿女兴亡有责的报国之志,不忘昨日之殇,再启今日新程。
观影结束后,青年代表立足自身岗位,分享了观影体会。他们的分享,既有对历史的敬畏和缅怀,又充满了立足当下、勇担使命的决心。
影片观后感
逄燕妮 第二检察部副主任
电影《南京照相馆》中凝固的血泪影像,是控诉法西斯暴行的无声铁证。照相馆本应是记录生活美好瞬间的地方,却在日军的铁蹄下,沦为见证残酷暴行的特殊场所。那场浩劫里,人性底线被碾作齑粉,良知尊严被肆意焚烧。显影液与泪水的交汇处,是历史伤疤最赤裸的呈现,是民族悲怆最沉痛的沉积。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这“自强”的深厚内涵,不仅在于国力之盛、科技之兴,更在于公平正义之光照彻寰宇、法治精神根植于每一方热土。作为一名新时代检察官,这份沉甸甸的历史回响,已化作肩头的千钧使命:当以法律为剑、以正义为盾,在法治的图景里为公平正义“显影”、为人民的安宁与尊严“定格”。新征程上,以赤诚与担当,书写无愧历史、不负人民的检察答卷!
王丹宁 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让我深受触动,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提醒着我,和平来之不易,正义需要捍卫。而作为一名检察干警的我,看完这部电影还有着另一重感悟,那就是对证据的敬畏与重视,在我们办理案件的过程中,证据就如同电影里那张承载真相的照片,不容有丝毫差错和忽视。
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会不忘初心,坚守正义,以更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对待每一个案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增强法律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像影片中人们珍视真相那样,珍视手中的每一个案件,为维护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陈春旭 宣传教育科试用期公务员
《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背景,通过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方寸空间,将镜头对准战争碾轧下的普通人,将30万这个数字化作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底片不灭,记忆永生。当阿昌对日本军官说出“我们永远不可能是朋友”,影片完成了跨越时空的记忆传递。在那个年代,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民,都饱受磨难,那是一场全民的抗争,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何其有幸。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正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和谐社会的护航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检察人的使命,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守护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公平正义如同永不褪色的底片,清晰地印刻在群众心中。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战争的烽火硝烟虽已远去,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熔铸进中国人民血脉。作为新时代检察人,我们既是历史的观影者,更是当下的执镜人。我们要以证据为笔,以法律为纸,在民族复兴的长卷上,续写属于丹东检察的正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