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综合素能提升季”,从火热的七月拉开序幕,八月学习热情依旧高涨。一个月里,业务部门的检察干警们收获了怎样的“干货”和“新貌”?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加餐”吧。
紧扣素能短板的“订餐”
告别“大锅式”漫灌培训,追求“小炒式”精准教学,是近年来丹东市检察院所追求的教育培训模式。本次综合素能提升季紧盯检察干警在新型犯罪认定、数据化办案、矛盾化解等领域的能力痛点,比照各类教学书籍、培训课程等,选用《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深度解读课程(第42批——第52批)》作为学习“菜单”。该课程还为每名干警设置专属账号,便于检察干警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解决外出办案不能参与集中学习的困扰,力争实现业务素能提升全覆盖。
跳出听讲模式的“套餐”
第一检察部积极打造“自学+互教+研讨”三维学习模式,通过全员轮讲、案例研讨等方式,掀起业务能力提升热潮。曹艺学作为首期主讲人,以“姚某某网络诈骗案”为切入,系统剖析跨区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办理要点,通过分析网络诈骗罪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区别,使抽象法条转化为可复制的办案经验。
第二检察部立足丹东地区司法实践,就典型案例的指导意义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提升了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和监督履职水平,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办案质效,为服务地方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检察部外出办案之余,聚焦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从线索管理、调查核实、立案、一体化衔接等全流程办案程序,利用手机小程序进行自学,将所学所思应用到办案中。
驻看守所检察室对前段时间两级院开展的“加强刑事执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新时代检察宣传周进行复盘总结,并围绕检例197号“罪犯刘某某假释监督案”解读,对标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反视自身工作短板,切实增强检察实务本领。
第四检察部采用“主讲+研讨”的集体学习模式,对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实践中的重点法条和司法解释进行详细梳理,每个人立足自身办案经历发表观点,在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融合中,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第五检察部通过学习本批案例的总体解读,进一步拓展“国财国土”和相关领域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的范围和类型,明确国财国土领域有关法律法规适用和监督规则,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启示。
第六检察部选取“宋某某危险驾驶二审、再审抗诉案”为学习案例,深化了以理念破冰促行动破局,引导检察干警在日常办案中要绷紧法律监督这根弦儿,做好刑事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做实监督线索的发掘工作。
综合业务部持续贯彻“一人参训,全员受益”的理念,由刚刚参加最高检组织的法律政策与理论研究培训归来的丁雪楠分享案例培育与撰写、检察调研的路径与方法两方面的课程收获,并结合本地区案例培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谈了看法。
实现由纸到案的“出餐”
“证据链审查的新思路下次就能放进案件里”“老办法够用的思想不可取了,要向年轻人多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充电,无论是检察新兵还是业务老将,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收获”的力量。大家一致认为,唯有推动培训成果从“笔记本”到“案卷中”,才能实现学习的真正价值。相信每一次的低头思考的专注,每一场面红耳赤的讨论,都会成为检察实践中的严谨和服务群众的底气。
漫漫学海路,步步皆可书
细细研法理,案案见功夫
丹东检察综合素能提升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