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检察院
  •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检察宣传的“道”与“术”

    时间:2025-08-18  作者:  新闻来源:

    7月初,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综合素能提升季”拉开帷幕,各业务条线学习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让检察宣传工作也乘上这股“东风”?参加全省政法系统宣传干部培训班、全省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归来后,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宣传教育科科长董宇丹也一直在思考,并精心筹备以传导教学的方式分享学习成果。


    8月15日,一场以《检察宣传的“道”与“术”》为主题的“丹检沙龙”在丹东市人民检察院阅览室举办,全市检察系统40余名青年干警、宣传骨干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围绕检察宣传初心与创新实践的深度对话,在思想碰撞中探寻讲好检察故事的新路径、新方法。

    授课中,董宇丹开篇即点明“道为内容、术为形式,有术无道止于术”的核心观点,将理论讲解与案例剖析深度融合,以“道”明方向、以“术”授方法,为丹东检察宣传工作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在“道”的层面,她直指当前检察宣传存在的七大“不可为”,通过“原稿”与“改后稿”的直观对比,清晰展现如何跳出“自说自话”的局限,让宣传内容真正贴近群众需求、触动人心。针对“当可为”的表达策略,她提出“选题、标题、主体”三大核心抓手:选题需善用以旧见新、以小见大、虚中觅实、统摄思维的方式挖掘亮点;标题要像“钩子”般直击核心,牢牢吸引受众注意力;主体写作既要保证新闻六要素完整,又要突出检察工作特色,表达上少用专业法言法语、多用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同时根据报纸、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特性调整内容风格。此外,她还分享了丹东检察过往的优秀宣传报道案例,生动演示如何将严肃的法律监督工作,转化为有温度、有故事感的传播内容。

    在“术”的层面,她系统梳理了检察宣传的多元形式——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再到检察开放日、法治宣讲等线下活动,强调要通过创新手法将严肃话题做活、常规新闻做亮、温暖报道做热、新媒体平台用好。针对宣传照片拍摄,她从构图技巧、拍摄角度、光影运用、细节捕捉四个维度展开讲解,结合会议记录、办案瞬间、普法活动等检察宣传常见场景举例,帮助干警快速掌握突出检察工作特色的拍摄要点。她特别提醒,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宣传工作需警惕“AI陷阱”,既要确保法律信息精准无误,避免因追求技术炫技忽视宣传实效,也要防止内容过度娱乐化。

    “太干货了!真没听够!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方法,听完终于明白怎么让检察宣传‘出圈’又‘入心’了!”参与活动的检察干警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沙龙活动为契机,把所学的宣传方法运用到讲好办案故事中,多挖掘办案中的“小切口”,讲好检察为民的“大故事”,以检察宣传搭建司法为民“连心桥”。

    下一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搭建宣传骨干交流学习平台,强化业务交流,推动检察宣传工作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变,以更优质的宣传作品讲好丹检故事、展现检察担当、传递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