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检察院
  • 无障碍服务

    黄殿礼:传承东北文化的检察官

    时间:2017-08-16  作者:  新闻来源:



    黄殿礼,现为凤城市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局局长,系丹东市作协会员、凤城市作协会员,民俗研究学者、专家。二十多年来,这名普通而繁忙的基层检察官,怀揣着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用他的笔将我们带回岁月的长河,带回那段闪耀着多民族风俗与智慧的年代……

    2010年末,由黄殿礼根据自己苦心收集了27年的东北方言土语为蓝本,经整理创作的《魅力东北话》(与肇恒玉合著)一书出版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著名艺术家赵本山、文化学者于丹撰序,主持人白岩松、编剧崔凯、作家林和平联袂推荐。 

    2012年5月,《东北话民俗篇》、《东北话生活篇》、《东北话事理篇》(均与与肇恒玉合著)相继问世…… 

    2013年5月,《魅力东北话》的姊妹篇《俏皮东北话》(与肇恒玉合著)经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全国各大书店销售,新作由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作序,更增加了著名主持人朱军和刘芳菲的倾情推荐。与词典式的注解不同,《俏皮东北话》加大了对歇后语背后民俗文化的诠释,如同开启了一扇解读东北之窗,让读者遥感那繁荣一时的黑土地文化,更好地体会原汁原味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和小品等民俗的魅力与俏皮。 

    今年1月,黄殿礼又出版了《俏皮东北话-修订本》(与肇恒玉、邹建波合著)。这是一本具有鲜明东北特色的歇后语,不仅形象、生动、有趣,还与东北民俗文化紧密联系,体现了东北人豁达、豪放、直率和幽默的语言特色。


    1962年出生的黄殿礼,是土生土长的辽宁省凤城人。在《魅力东北话》出版之前,除了在公、检、法系统因业务精湛而常被同事们称为“小老人儿”,黄殿礼在写作方面的能力却很少有人提及。出书,只是他二十几年前的一个梦想。

    1984年春,黄殿礼与同学肇恒玉在沈阳公、检、法系统实习时,就对老百姓和当事人表述的方言、俗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在不同的部门,但他们在接触案件和当事人时,却遇到了同样棘手的问题——当事人表述时使用的方言俗语经常听不懂,或者因为没有对应的文字而无法转述成书面语言,给案件分析带来一定的困扰。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两人就如何记录和理解方言的问题经常讨论至深夜。当初收集方言、俗语的目的,是为司法工作所用。实习结业后,肇恒玉在《辽宁法制报》做编辑,后到《经济与法》杂志社任编辑部主任。工作期间,也一直没有忘记对东北方言、俗语的研究。黄殿礼先是在公安派出所,后调到检察院先后在刑检、自侦等一线部门工作。

    一次办案中,当事人口述:“我就juǎn了他一脚。”juǎn字怎么写呢?黄殿礼在笔录上写下了“我就踹了他一脚”。当事人在笔录上签字时,看到了这句话就拒绝签字,认为juǎn没有“踹”严重,如果写成“踹”,将会对案件的性质起到影响。这件事,让黄殿礼记忆深刻,让他坚定了收集方言土语的决心:为了真实反映案件事实,尊重案件当事人的叙述,就得如实记录、如实反映。从那时起,黄殿礼随身都会携带一个小本子,兜里揣个铅笔头,随时听到方言俗语就记录下来,然后查字典,标明发音、给予注释。 

    为了更广泛地收集东北方言土语,他利用节假日,走遍了辽、吉、黑三省的大部分市、县,通过查找图书馆资料和地方志等原始材料来丰富和完善词条,亲戚、同学、朋友也大力支持他的搜集整理工作。在那个电脑尚未普及,互联网不知为何物的年代,黄殿礼的脚板走进了村村寨寨,走访东北的满族老人,寻找词语的出处和演变过程,回到家就整理亲戚朋友寄过来的原始材料和县志邮包,形成体系,总结规律。即使有家人的帮忙分类、抄写,黄殿礼仍然常常让忙到深夜。直到学会了电脑,黄殿礼搜集整理了两个编织袋的文字材料才终于被U盘取代,但因为方言土语字、词过于生僻,甚至没有对应的汉字,电子版资料的整理工作只能由黄殿礼一人完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二十余年的深入调研、搜集、整理,黄殿礼与肇恒玉合作出版了东北地区方言词典《魅力东北话》,详实的方言资料让此书成为了政法干警办案取证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在撰写《魅力东北话》时,限于篇幅版面,黄殿礼不得不忍痛从1万多词条中挑出不足4000整理入册,而词条背后的文化溯源和民俗故事几乎全部删除,这也成为了黄殿礼创作《俏皮东北话》的初衷。除了东北特色的歇后语,《俏皮东北话》还收录了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故事和传说。 

    “越是民族的越是有生命力,传统的民俗文化饱含着劳动人民生活中的智慧和地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需要往下传承。如今,传统民俗的痕迹越来越少,我想要保留并且宣传家乡的民俗文化。”黄殿礼说,自己觉得传承几百年来的民俗文化是一种责任,接下来打算写一写《东北成语》等说口类作品,让东北话被更多的人认可,也让全国人都更准确地了解东北文化,通过对那些被国人口口相传的流行语的研究,抢救即将被同化和失去的满、蒙、朝鲜等多民族文化汇聚形成的,纯粹的东北民俗文化。 


    《魅力东北话》一书摘选 

    憨搭忽  hān·dɑhū  也作“憨答乎”,“憨搭忽吃”。①指人憨厚老实的样子。[例]这孩子,平时不言不语憨搭忽的,就知道干活。②也作“含大糊吃的”。马虎,大咧咧,漫不经心,不在意。[例]你让他去干什么活,他不着急不上火,憨搭忽吃的就不吱声。(《处级工人》) 

    喝咧  hē lie  从满语直接转译过来,即唱或说的意思。[例]晚会节目太没意思,整个晚上就听他一个人在那瞎喝咧。 

    横踢乱踡  héngtīlànjuǎn  形容胡乱搅和的样子。[例]这条黑鱼横踢乱踡,搅和得原来挺平静的镜泊大湖,不得安宁。(《黑龙江民间故事选》) 

    齁痨气喘  hōuláoqìchuǎn  也作“齁老气喘”。形容人因年迈或得病经常咳嗽而体力不支的样子。[例]从我记事起,老顾太太就齁老气喘地整天抱个枕头坐在炕上。 

    囫囵半片  húlunbànpiàn  ①残缺不全,不完整、不全面。[例]这篇文章我囫囵半片大致看完了,有些还需改动。②不成样子,乱糟糟。[例]食堂造得囫囵半片的,你也不收拾利索就走了。 

     

    (王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