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榜样如光,照亮前方。近年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在“忠诚、情怀、至臻、责任、传承”的丹东检察精神感召下,精心打造“丹检星光”队建品牌,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英模典型和先进集体,形成“老典型常树常新,新典型层出不穷”的工作局面,一批批“检察后浪”奔涌而来,他们传承着丹检精神,坚守着法治信仰,铸就着检察荣光。为此,特开设“检星闪耀”专栏,跟随这些“追光者”的脚步,从中感悟成长、汲取力量,让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在丹检人血脉里奔腾激荡,谱写丹东检察现代化新篇章!
本期丹检之星
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张新笛
曾经,“北大学子”“高考数学满分”“学习领悟力强”……是张新笛在学生时期的标签。如今,“辽宁省优秀共青团员”“全省刑事检察青训营优秀学员”“丹东市优秀共青团员”“丹东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检察官助理组)”……是张新笛从事检察工作不到三年的所获荣誉,也是她的新标签。
张新笛,现任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五级检察官助理,一个温和沉稳、心有韧性的公诉新人,从检不到三年间,从内勤岗位的锻炼,到参与办理大案要案的磨砺,再到各类业务竞赛、综合活动的突出表现,她在岗位上一步步稳扎稳打,成为一名既可经风雨,亦不畏骄阳的优秀“95后”青年检察干警代表。
心中有理想,手上有本领
2021年8月,源于对检察工作的憧憬和热爱,张新笛考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并加入第一检察部这个拥有“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辽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众多集体荣誉的“金牌团队”。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她虽被同事评价为自带“名校光环”,但她只是一头扎进部门工作,积极汲取知识养分,用诚恳好学的精神,低调谦虚的态度,迅速融入新的角色。
渐渐地,“聪明细致”“办案领悟力强”“工作上手特别快”也成为她新标签中的一部分。在内勤岗位上的两年,部门负责人称赞她“无论多么复杂繁琐的工作,交给新笛都能井井有条地完成。”因为工作倍受认可,张新笛转正首年的年度考核中就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丹东市优秀公诉人竞赛中,张新笛经过多轮角逐,尽管是第一次参加竞赛,但仍旧凭借着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和出色表现,获得检察官助理组第一名,并以辩论环节最高成绩获最佳论辩奖,在其后的全省刑事检察“青训营”中也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天赋的发扬当然离不开汗水的陪伴,工作不到半年,张新笛参与筹备了一场关于正当防卫案件的公开听证会,让她感受到“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也体会到作为公诉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了实现业务能力的突破成长,她报名参加业务培训,钻研优秀法律文书,认真观察揣摩审讯技巧,下班后还坚持理论学习。正因为这些积累,讨论案件时,有同事听了她的发言后不禁感叹道“不愧是北大高材生,功底就是不一样”。
脚下有泥土,办案有底气
从检虽然仅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张新笛已协助办理了近百起各类刑事案件,其中包括多起重大疑难案件。她始终牢记公诉前辈传承下来的“如我在诉”办案理念,发挥青年干警肯吃苦、甘担当的“精气神”,积极参与亲历性审查,努力做法治精神的“践行者”。
为了解一起杀人案件背后的土地纠纷,她主动到其他单位进行取证,“重返”案发土地现场;就一起30年前的申诉案件,她与检察官到外市实地走访多次,取得相关人员的调查笔录;为第一时间提前介入案件,她与清晨的潮水一起到达案发地偏远的海岛;对于事实清楚但定性模糊的案件,她翻阅无数法学书籍寻找答案……事实在“较真”的一次次奔波中被还原,公平正义也在她一步步探寻中得以实现。
2023年,张新笛参与办理了一起最高检挂牌督办的重大刑事案件,案发当天,张新笛便跟随检察官开展提前介入,多名受害者、多处案发现场给案件办理带来挑战,但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办案组连续加班奋战,案件被迅速提起公诉,被告人最终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被告人虽已接受法律的制裁,但被害人家庭的伤痛和损失却难以抹去。为安抚被害人家属情绪,张新笛跟随检察官深入村子、医院等地对受害家庭挨户走访,了解被害家庭诉求,成功为困难家庭申请司法救助,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感受到司法温情。
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光芒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走下公诉席的张新笛每一次亮相也常常给人以惊喜。从市级宣讲比赛、征文活动的获奖;到被选拔参与丹东市举办的青年干部读书分享会,作为主讲人之一,向150余名观众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撰写稿件被《中国检察官》公众号转发;从市检察院院史馆解说员,再到被指定为丹东市“青马工程”培训班唯一学员代表在开班仪式上作表态发言……
张新笛充分发挥了自身语言表达及文字功底优势,珍惜着每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从最初理论年会的获奖到辽宁省优秀共青团员的取得,柜子里一点点积攒的荣誉证书也见证着她的成长,“文笔好”“表达能力强”“全面发展”,她努力地走出“舒适区”,实现着自己的“蝶变”。
青春无畏探索,释意迎风前行。作为一名“95后”青年检察干警,张新笛深知,青年不应被“标签”束缚,因此这也成为她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解锁“新标签”的动力。在她看来,能够在热爱的岗位上耕耘收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所以更要加倍奋斗,蓬勃成长,向着新目标,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