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检察院
  • 无障碍服务

    【检星闪耀】逄燕妮:“90后”女检察官的繁花之路

    时间:2025-03-10  作者:  新闻来源:

    本期丹检之星

    丹东市人民检察院

    第二检察部副主任

    逄燕妮

    逄燕妮,现任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匠心耕耘12载,“90后”女检察官逄燕妮将青春热血融入“检察蓝”,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精进不休”的专业追求,在辽东大地书写新时代巾帼检察官的华章。曾获评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能手、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打造“银杏树”未检获全省十佳未检工作室。

    正义利剑:以专业匠心铸法治之盾

    在惩治犯罪的疆场,她是善打硬仗的“攻坚者”。她以“零错案、零控告”的办案质量办理和指导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自侦、申诉等各类案件近千件,用司法利剑守护公平正义,挽回国家损失2000余万元,多起案件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面对侵害妇女儿童犯罪,她以雷霆之势亮剑;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她以专业智慧破局;面对公共利益受损,她以法治担当护航。胸前的检徽见证着她从“业务新兵”到“全国模范检察官”的“蝶变”,更镌刻着新时代巾帼检察官“办的不是案子,而是他人人生”的司法情怀。

    一起横跨4年、多次作案的性侵案件,被告人起初态度倨傲,以“不在场”“无对证”为盾牌,矢口否认主要罪行。逄燕妮带领办案组扎进案件迷雾,白天深入被害人家庭走访,亲历性梳理案件细节,晚上调取被告人4年间的出行轨迹、千余条通讯数据、百余次转账记录进行“逐帧比对”,确认被告人与被害人的交集与被害人陈述并无矛盾。

    提审陷入僵局时,她全面了解被告人的经历,抓住他十分喜欢自己小儿子的特点,将审讯桌变成“救赎台”,突破其心理防线,让被告人掩面痛哭,主动供述犯罪细节。最终,成功起诉被告人,法院全部采纳量刑建议,以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十年,被告人服判未上诉。

    对于女孩遭受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创伤,逄燕妮和同事找来心理医生为她进行专业疏导,经常与她谈心,关心她的近况。“谢谢姐姐,我终于可以安心学习和生活了。”通过长期耐心的帮扶,被害女孩给她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让逄燕妮倍感欣慰。

    护苗先锋:以法治思维筑成长防线

    在法治护苗的沃土,她是春风化雨的“筑梦者”。从“银杏树”未检品牌的创始人之一到团队负责人,她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努力推动解决背后的社会问题,带领团队制发检察建议100余份,形成10余项长效机制,构建“检察+N”多元救助、解纷机制。

    她联合妇联等部门开展联合帮扶救助,牵头成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家庭教育指导基地,组织全地区开展经济、医疗、心理、就学就业、家教指导等多元帮扶上千次,“个性化”帮教让1200余名妇孺重拾希望。

    她让法治教育破壁出圈,打造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将法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辽宁新时代“六地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创新推出“银杏课堂”等特色法治活动,带领团队奔赴城乡线上线下授课上千场,惠及50余万人。

    近期,几起发生在校园的未成年人犯罪、遭受侵害的刑事案件以及侵权责任纠纷民事案件刺痛了她的职业神经,引发逄燕妮思考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与风险,她将司法“手术刀”挥向更深层的治理顽疾。

    带着办案中积累的“问题清单”,她先后深入多所学校了解情况,结合司法案例,分别就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人员入职查询制度、强制报告制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等多个角度,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多份检察建议,在开学季向学校制发《风险提示书》,让丹东校园的“安全边际”不断延展。

    在守护“舌尖安全”的战场,她带领团队对近五年上百条食品安全投诉线索展开“显微镜式”排查,形成专项监督行动的作战地图。面对“问题少年”矫治困境,她深入调研,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作为该院改革工作成果,得到市委政法委领导书面肯定批示。

    奋斗标杆:以至臻追求攀专业高峰

    在自我超越的征程,她是永不止步的“攀登者”。非法律本科的她,执拗地把自己锻造成法律的“三栖战士”:用司法考试证书击碎专业壁垒,以法学硕士文凭重构知识版图,借未检竞赛全省第一、全国二十强找准深耕领域,深夜的灯光见证了她的进化史。

    为读懂涉案少年沉默背后的呐喊,她把自己修炼成“手持多证”的司法多面手——白天是法庭上指控犯罪的检察官,夜晚是研读《发展心理学》的跨界学子。当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摆在案头,她也仿佛握住了打开心门的“钥匙”。

    作为院里最年轻的检察官,她的工作日程表总是满满当当。她高度的责任心常常感动身边人,常年加班加点,屡屡工作至深夜,不计较个人得失,同事眼中的她永远都是大忙人,朋友称她是“六边形战士”。

    一次意外,造成她胳膊粉碎性骨折,但她也在病痛中再一次战胜了自己,成为她“破壁进化”的勋章。术后尚未恢复,她仍坚持返岗,凭着单手打字,也要完成工作,其间还通过了硕士研究生考试。领导和同事们都对她的“坚韧”精神钦佩不已。

    “没有小事,凡事都要尽力。”在逄燕妮眼里工作中没有小案也没有小事,她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作为全省检察好故事讲述会、案例演说会讲述人以及丹东检察“丹检星光”品牌推介人,她与同事逐字推敲讲稿,形成20余版,确保精准表达、引人入胜,努力让法治故事直抵人心。

    讲授一节法治课、录制一个普法视频,课件、文稿她能改10多次,只为让孩子们学习最新的案例,让晦涩的法条更加通俗易懂。针对丹东地域特点,她特别录制了《儿童自护秘籍》等法治课程,希望给予留守、困境儿童特殊保护。

    她还勤调研、爱动笔、善总结,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在全国、全省评选活动中获奖,在国家期刊上发表,并被省检察院、丹东社科联立项,主笔起草各类综合文稿近100万字,为积极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助推社会治理作出贡献。正如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苏凤琴评价她:“燕妮责任心特别强,凡事精益求精。”

    韧如松柏,暖若春风。逄燕妮用12年光阴诠释了何为“巾帼不让须眉”。她让法律条文有了温度,让检察建议“长出牙齿”,让法治信仰扎根童心。在丹东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这位“90后”女检察官正如迎风挺立的“银杏树”,以司法为民的初心为“根”,以追求卓越的匠心为“叶”,为岁月静好撑起一片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