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是具有着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华夏大地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在心中飘荡。全国“最美备斗者”揭晓,他们的事迹给我了无限的动力,同时,我也想到了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在检察战线上奋站过的前辈——平凡的奋斗者。今天我们的辉煌成就,都是一辈辈检察人凭着对这份事业真挚的爱,前赴后继,努力奋斗得来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丹东检察机关的前辈们,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时空再难交叠,精神确可传承。下面就来讲讲我身边平凡的奋斗者,将“老检察”的精神一代代传承。
2007年,通过公务员考试,我离开家乡黑龙江,被振安区检察录用。来到院里,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政治处的刘建华。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和外单位联系时,对自己单位的称呼就是“我们家”,我刚听到这个称呼时,有些不习惯,明明是单位,为什么要表述为“家”。后来通过自己切身的感受,这真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家。有温馨的氛围,纯正的家风,互敬互爱的家人,使我这个“外乡人”找到家的感觉。建华姐,是我对她的称呼,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她身体不好,但在工作中仍然任劳任怨。离开振安区院后,每次和她通话,我的第一句话都是,最近身体怎么样?记得2016年月,我已离开振安区院,记得建华姐马上要退休了,就给她打了个电话。她接起电话后,感觉语速比较快。我这时很意外,都要退休的人了,还忙什么呢?建华姐说,“司改需要重新评定检察官等级,还有工资需要重新核定、套改,工作量大,涉及干警切身利益,不能有一点差错。政治处的其他同志都年轻,应付这些繁琐的工作有困难,我得抓紧时间在退休前把这些工作都干完。”听到这些话,心疼老大姐,更感慨这是处在怎样的一种境界和对工作、对同事的责任感,给她这样的力量去坚持!
还有一位“老检察”,他并不高大伟岸,看似其貌不扬,但是他的任劳任怨,却深刻地教育着我、感动着我!他是振安区院的干警高万胜同志。有这样一件事情深深在印在脑海里:大约在十年前的一天,那时我在振安院公诉科工作,办公室的灯坏了,一闪一闪的晃眼睛。我拿起电话打给负责后勤工作的高叔,他接起电话后很痛快的答应来修理。五分钟没到,高叔和一名工勤人员拿着梯子和灯管就来了。我见到他们,很惊叹,怎么这么快就来了?高叔说,你们公诉工作那么忙,这灯不及时修伤到眼睛怎么办!说完,支起梯子上去了。我问:“高叔,你这么大岁数了,腰还不好,怎么还上去了呢?你身边不是有年轻小伙儿吗?”高叔说:“摆弄电的事,多少还是有危险,年轻人没经验,我来就行!”这一场景,看似最平常不过却感人至深!一位年近六十的老干警,本可以在相对轻闲的科室,等待退休。而就是在院里需要他到后勤部门从事繁杂的检务保障工作时,他没有一丝的犹豫,而且在岗位上事无巨细、兢兢业业,为办案一线提供坚实的保障。
再回首讲述一下在公诉岗位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前辈们!众所周知,检察机关被称之为“公务员中的富士康”,那公诉部门就是其中节奏更为紧张、受关注度更高、压力更大的部门了。所以,公诉部门人员多数为中青年人,岁数大的人,尤其是快退休的人都不愿在这个岗位工作。而就我知道的,市院的张逢生、东港院的江志华、宽甸院的李安军、凤城院的赵运双等,这几位公诉前辈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公诉工作,直至退休。他们见证着刑事法律的不断规范完善健全、丹东公诉事业飞跃式的发展进步、公诉人队伍的成长壮大,他们虽然没有官职头衔,却是“无冕之王”。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手把手地教,将一批批公诉新人培养成办案的行家里手。他们以对公诉真挚的热情,承担着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工作,加班加点,用两个手指戳着键盘,打一个字,看一眼屏幕核对,就是这样打出数以万字的审查报告,也就是在打一份份报告的过程中,熟练了打字的技能。年轻的公诉人说,开庭时,只要有他们在,再复杂的庭审都不紧张,他们就是定海神针!老前辈都在事必躬亲的审查着每一个案件,甚至加班加点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向年轻干警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崇高的职业操守!
在去年,接到一项任务,内容是整理检察机关重建至今40年来,公诉部门的历史沿革、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事迹等。任务虽然重,但有幸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也是莫名的兴奋和自豪。但是梳理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情况,档案中都很难查找到。在职的老同志出主意说,你问问张专委——张华利,八十年代公诉的情况他最了解,他就是一本活院志,那个时候的一件小事,他都能记得很清楚,还收藏着很多珍贵的老照片。对,找张专委!在我印象中,张专委是一位非常谦和、平易近人的老前辈,不仅业务水平精湛,对年轻干警更是关爱有加。当我发微信向他求助时,他很快回复了我,表示“需要我做什么你就说,我一定鼎力相助!”“我一直把检察院当做家,把同事当成亲人。随时喊我。”然后就发过来若干老照片,和我需要很多宝贵的资料。之后,更是来到院里找到我,询问是否还需要他做什么。每有问题请教时,他都第一时间回复,即便其不了解的,也会提供线索,教我们在哪能找到答案。这样一位视院如家、待同事胜亲人的老前辈,怎么能让我们不敬不爱!他如师者般用实际的行动教会了我如何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检察人!
这就是我们家中的宝,他们也许没有头顶光环的辉煌成绩,他们的事迹也许鲜为人知,更不惊天动地,他们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着,但就是这些有着淡泊名利的品格、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检察职业荣誉感的老前辈们,激励着我们这些中轻年干警,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对他的热爱,而投身于这份无悔的事业中!老同志,新干警,你看见曾经的激昂,我看见未来的沉淀;你我眼中,是同样的精神在共振。七十年时代更迭,我们使命不变。
年轻美丽的祖国母亲,生日快乐,愿您与时俱进、日久弥新、如松柏常青!请您放心,我们会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优良“家风”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