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检察院
  • 无障碍服务

    我的检察情怀——丹东市检察院苏凤琴

    时间:2020-09-24  作者:  新闻来源:

    在欢庆祖国母亲70华诞之际,我热血沸腾,思绪澎湃。我看到了各行各业拍摄的视频《我和我的祖国》,想起了“一带一路”,想起了高铁,想起了嫦娥四号、想起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各种闪光的足迹!也想起了我人生中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那就是2007年3月20日,那一天,我带着人生的梦想,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进入了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更值得庆幸的是我做起了一名国家公诉人。

    庆幸的同时,我也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那就是多了份责任,多了份使命。回首两年来的公诉生涯,从单被告案件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被告的案件,从普通命案到自侦和经济犯罪案件,从简到难,从少到多。我在不停地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案件的审查方法和证明标准,在实践中积累,在领导的鼓励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逐渐成长。曾几何时,忙碌地奔波于办公室、看守所和法庭三个支点围成的网内。案头前厚厚的卷宗和法律法规、紧锁地眉头,那是在进行法律的思考;接待室里孜孜不倦的解释,那是对被害人的明法释理;办公室里噼里啪啦的打字声,那是在起草指控犯罪的檄文;公诉席上的唇枪舌剑,那是代表着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我是一名普通的检察官,指控犯罪,伸张正义,维护公平是我应尽的职责,然而我也是一个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的普通人,拥有普通人的情感。柴米油盐,相夫教子,赡养老人也是我应尽的义务。我每天也在家、单位和菜市场这三点一线中奔波,我何尝不想家庭事业两不误。但是我们的精力毕竟有限,一天毕竟只有24小时。所以,我不得不在临产10几天前还参加历时6天的庭审,不得不将四个月大的孩子送到东港的婆婆家照料,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我不禁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下,眼前的世界呈现出不曾有过的纷繁,我们的内心直面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和诱惑,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们各式各样的成功,我只有投向羡慕的目光,我的生活不可能有奢华,甚至还要精打细算。但我热爱检察事业,既然选择了检察官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无悔。

    十二年来,我在公诉岗位上默默地耕耘,无论领导交给我的案件还是综合调研,无论工作量有多大,时间有多紧,我始终做到“忙而不乱,累而不语”,均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因为,我知道付出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只有耕耘才能不断成长。2010年开始,我陆续主办了高检院、省院交办的中国足协原副主席谢亚龙、原知名裁判陆俊、黄俊杰等“206”专案、京津电力系统“719”专案和营口市人大原副主任李思福等系列专案20余件。那些日子,我和战友们把案件当成作品去打造,提前介入、严把证据、快审快诉、精益求精。忘不了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的时光,忘不了辗转奔波调查汇报的日子,忘不了远离亲人不能相伴的心酸。但是,当翻供的被告人黄俊杰听了我发表的公诉意见,流下悔恨的泪水并当庭认罪的时候;当旁听的上级院及他人对我们的出庭表现,大加赞赏的时候;当省纪委的领导亲见我们对“零口供”案件的有力指控,发来表扬信的时候;当我所主办的案件,连续六年入选全省“十大精品案例”和“十佳公诉庭”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公诉带给我的快乐,体会到了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的与日俱增,体会到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何等的神圣和光荣!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即使我没有成功,我的人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成功不可能眷顾每一个人,但我们不能没有追求,之所以没有空白的人生,就源于不懈的追索与奋斗。我不可能再登上超女的炫丽舞台,却一样能够PK我平凡的生活,我不可能再成为商海的精英,却一样可以为了我的公诉事业快乐地拚搏!在组织的培养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我的努力下,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模范检察官和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诸多荣誉, 我当初要成为一名优秀检察官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终于可以为伟大的祖国尽一份力。我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将手捧梦想,执著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