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兴检之本、强检之基,是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第一资源。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检察院关于人才培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创新青年检察干警培养成长路径,以“检之韵”业务沙龙为起笔点,不断勾勒人才汇聚“蓝图”,搭建育才用才成才“大舞台”。
“在庭审中’死磕’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要在检察履职过程中贯彻好各项刑事政策,熟知程序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提高履职担当。”在近期的“检之韵”业务沙龙活动中,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马红袁以《庭审中的“死磕”与应对》为题,围绕“死磕”的由来和发展趋势、实践中的不当应对、常见问题以及应对“死磕”的注意事项几个方面分享办案经历和心得体会,为检察干警们带来很多新知和启发。各部门业务骨干代表围绕沙龙活动主题深入研讨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寻求解决思路,细说学习心得,交流业务经验。
“检之韵”业务沙龙的主讲人主要为检察各条线的行家里手,汇集了“四大检察”多领域的业务骨干,内容涵盖指导性案例及典型案例编研、办案技巧、参赛经验、法律观点展示、新闻写作等实务工作。除了采用常规“讲授式”授课外,还融合了业务研讨、现场教学等形式。
今年以来,宽甸县检察院定期组织检察干警开展业务交流,提高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坚持“内部培养为主、突出重点岗位、关注短板能力、选苗育才”并重,并制定出台了系列人才培育具体措施,创建了课题研究团队、信息写作小组、普法宣传团队等,同时发挥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在“检之韵”业务沙龙的带动下,广开育才之路,逐步形成了教学相长、用才成才的新局面。
通过建立员额检察官、业务骨干与新进干警之间“一对一”“一对多”的带教模式,打造了一条“导师讲授+个人自学+岗位实践”快速成长路径。在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育模式下,今年以来宽甸县检察院1人记三等功、12人被嘉奖,1人荣获全市民事检察“业务标兵”称号,1人荣获全省公诉人论辩交流活动“学员标兵”,第一党支部荣获“宽甸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第一检察部被八部门联合授予“辽宁省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9篇检察新闻稿件被《人民日报》、《检察日报》等国家级媒体采用,为树立良好形象、培育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不断打造宽甸检察人才队伍建设“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