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律的严谨遇上学术的灵动
当实践的呼唤回应理论的深邃
一场关于成长与突破的旅程
正悄然开启
一首跨越校园和检察的协奏曲
在滨城奏响
6月9日至13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成功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全市检察机关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这是丹东地区首次检校融合、破界成长的生动实践。丹东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侯树杰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铁明主持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动员Start!
大连理工大学培训中心副主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徐佐省出席开班仪式并致欢迎辞。徐佐省对丹东市检察机关来校培训表示热烈欢迎,向与会领导和参训学员详细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丰硕成果,让学员对这座底蕴深厚的校园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侯树杰对大连理工大学提供此次学习交流机会表示感谢,并对学员提出要求。要胸怀“国之大者”,以更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大局大势,在了解大局中找准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发挥职能、在融入大局中推动工作。要锤炼“硬核本领”,以更强素能支撑高质效履职。直面新挑战新机遇,坚持向新而行、向实发力、向深拓展,答好新时代法律监督答卷。要永葆“奋进姿态”,以更优作风书写检察新篇。干事要有目标、有定力、有精气神,争做“解题能手”“破题先锋”,还要绷紧“纪律弦”,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名师点拨,课程Top!
本次培训班旨在引导学员“跳出检察看检察”,精心打造一系列兼具前瞻性与权威性的多元课程,邀请国家检察官学院的资深专家、大连市委党校的理论骨干、大连理工大学的名师学者、大连市检察院的全国优秀公诉人,以及《检察日报》资深媒体人等师资授课。课程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既有政治理论的深度解读夯实思想根基,又有实务技能的精准传授;既有专家面对面的深度辅导,又有沉浸式的现场教学与思维碰撞的分组研讨;既紧密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时代课题,又高度关注干警心理健康与榜样精神弘扬。学员们在课堂上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神思考,时而踊跃提问,学术气氛热烈而融洽。
黄 丹
大连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教授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郭欣阳
国家检察官学院刑事检察教研部主任、教授
《刑事证据合法性审查判断》
任曙明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李先能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司法智能化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以数智检察为例》
闵庆飞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发展与应用》
陆 青
《检察日报》编辑记者
《检察新闻“富矿”挖掘与稿件撰写》
钟晓宇
大连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全国优秀公诉人
《案例教学: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刑事案件》
杨茹伊
正念引导师、国际注册礼仪培训师
《正念减压与心理调适》
智慧碰撞,研学Deep!
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走进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置身于未来科技的奇妙殿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员们了解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更被东软在医疗领域,基于AI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科技亮点所震撼,也看到了其从无到有的拼搏和奋进实践。大家深受感动和鼓舞,深刻感受到科技对各行各业的深刻影响,认识到检察工作也应积极拥抱科技,探索运用前沿科技提升办案质效,以科技之力守护公平正义。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分组研讨中,学员们相互学习,分享工作中的困惑与心得,相互启发,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不再局限于日常繁琐的案卷之中,借此机会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检察工作,去思考法治的未来,也在研讨过程中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知行合一,素能Up!
五天的学习,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每一名学员的心田;似夏日骄阳,照耀了丹东检察人的法治信仰。在这里,学员们触摸到了理论的高度,感受到了科技的深度,收获了同伴的温度,更让大家认识到适应变化、主动学习是新时代检察人的必修课,唯有将所学所思融入检察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综合素能的进阶提升,才能践行检察使命担当。
郭汉卿
振兴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能够徜徉在这所双一流的高等学府,聆听最前沿、最接地气的课程,成为检校合作培训模式的第一批学员,我们与有荣焉、幸甚至哉。培训期间,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分享工作经验和生活感悟,这种情谊弥足珍贵。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做好政工工作,为检察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贾 奇
丹东市检察院科员
我们在大连理工大学这片充满人文与发展气息的沃土里,与政治经济深度对话、与科技浪潮热烈碰撞、与法治理论温暖共鸣。这所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自强不息”,也映射在检察工作中。海纳百川,是检察人开放包容的胸怀,是对理论、科技与实务的兼容并蓄。自强不息,是丹检人永不停歇、追求卓越的奋斗品格。也愿这份精神的滋养,丰盈我们心灵的沃土,守护生活的宁静幸福。
任禹睦
东港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刑事证据合法性审查判断课程,这节课就像是刑事检察工作的“指南针”。作为刑事检察业务的检察官助理,我深感这堂课直击工作核心、切中办案痛点。不仅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证据合法性审查的要点,更通过鲜活案例拆解实践难题,传授具体可行的审查方法。让我们以更专业的标准、更严谨的态度,筑牢案件证据根基,守护司法公正防线。
当知识的溪流汇入实践的江河,短暂的培训便升华为一次深刻的知识迁徙、认知迭代,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这份“破界成长”的领悟,面对科技浪潮下的检察新可能,以这次“检校协奏”的序曲,谱写人才培养的检察新乐章,在守护公平正义的新征途上,扛起属于丹东检察智慧与担当。